保定与京津共建499个合作项目,共促区域产业链升级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保定市与京津两地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了499个合作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为保定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为整个区域产业链的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保定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加强与京津两地的合作。此次共建的499个合作项目,涵盖了产业合作、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区域产业链的全面升级。
在产业合作方面,保定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京津两地企业共同打造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例如,在新能源产业领域,保定市与京津企业合作建设了多个新能源项目,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不仅推动了保定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为京津两地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
在科技创新方面,保定市与京津两地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共同搭建了多个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平台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例如,保定市与京津高校合作建设的“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心”,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为区域产业链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保定市与京津两地共同推进了一批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区域内的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条件,为产业链的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保定市与京津两地合作建设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项目”,使得区域内的交通更加便捷,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99个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仅为保定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为区域产业链的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具体来看,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些合作项目的重要作用:
一是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共建合作项目,保定市逐步形成了以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为区域产业链的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合作项目的实施,使得保定市企业能够借助京津两地的资源优势,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促进了区域协同发展。通过共建合作项目,保定市与京津两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增强了区域创新能力。合作项目的实施,为区域内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推动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之,保定市与京津共建的499个合作项目,为区域产业链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今后的发展中,保定市将继续加强与京津两地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产业链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 • 博野县古梨园匠心独运,千年梨树烟熏香飘海外——“梨木熏肉”惊艳亮相
- •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外贸增长再添强劲引擎
- • 保定氢能重卡产业园正式投产,2000辆整车助力雄安新区基础设施建设
- • 博士下乡计划正式启动,200名专家助力特色种植产业发展
- • 博野社区食堂温情推出“孝心套餐”:80岁以上老人一元吃饱,传递尊老敬老正能量
- • “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区创建,评选百个示范社区,共筑青少年成长新篇章
- • “防贫食堂”:温暖孤寡老人心,供餐超12万人次,每人仅需1元
- • 企业创新积分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积分TOP100企业将享受定向政策包
- • 白洋淀荷花宴荣登联合国非遗名录,游客体验古韵“全藕宴”
- • 博野县古梨园生态课程创新实践:卫星遥感助力学生动态监测千年古树
- • 曲阳石雕元宇宙展厅交易额破亿,数字藏品激活传统文化IP新活力
- • 保定军校文物赴美展出,中美携手共探近代军事教育史
- • 河北大学团队在纳米机器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荣获国际科技创新大奖
- • 曲阳石雕非遗工坊传承匠心,千人学徒作品荣登国家博物馆
- • 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落地徐水,三年攻克20项“卡脖子”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保定主城区绿化升级,新增10座街心公园,绿化覆盖率跃居全省前列
- • 易县太行山绿化工程:10万亩造林成就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2%
- • 阜平县晋察冀边区旧址焕新姿,“红色电台体验”助力传承革命精神
- • 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盛大开幕,30国选手竞技,巨型空竹直径3米创世界纪录
- • 燕昭王黄金台遗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战国时期招贤竹简重见天日
- • 涞源白石山声纹实验室成立,10亿年岩层震动数据谱写自然交响乐
- • 城市大脑2.0上线,交通事故AI识别响应速度提升至90秒,智慧交通新时代来临
- • 涿州影视基地创新引入XR技术,游客体验穿越三国战场,拍摄专属微电影
- • 白运章包子机器人生产线正式启用,每分钟产出60个毫米级标准品,引领食品工业智能化新潮流
- • 涞源冰雪文化节盛大开幕,冰长城实景还原戚继光戍边史诗剧,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 • 阜平林下经济示范区荣获联合国授牌,菌药套种模式全球推广
- • 雄县古乐焕新颜,走进中小学课堂培育非遗传承新生代
- • 保定县域ESG发展指数全国首发,绿色GDP占比平均达42%,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竞秀区试点“积分制治理”:村民参与环保可换生活物资,共建绿色家园
- • 涞源县高寒地区暖冬补贴发放,每户免费领3吨清洁煤,温暖冬日暖人心
- • 博野县古梨园碳汇交易首期分红到账,百户特困家庭喜领6000元
- • 涞源冰雪雕塑节创新举措:3D打印技术助力48小时速成“冰晶长城”灯光矩阵
- • 阜平县易地搬迁社区配建创业中心,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
- • “土地流转收益分红机制试点助力山区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
- • 唐县山区无人机播撒草籽,5年绿化荒山10万亩,助力生态建设新篇章
- • 全市教师体检全面覆盖甲状腺癌筛查,财政全额保障彰显关爱
- • “安国区块链+中药材溯源系统上线,道地药材溢价达50%,引领行业新风向”
- • 涞源县高原村“冰凌剪纸”申遗成功:零下20℃窗花百年不化,传承千年民俗艺术
- • 高阳毛巾产业带直播基地盛大落成,日均发单量突破10万单,领跑北方家纺行业!
- • 保定氢能重卡产业园正式投产,2000辆整车助力雄安基建发展
- • 雄县古乐抢救性录音圆满完成,72首曲谱入库国家音乐基因库
- • 涞水县野三坡景区创新举措,首批30名大学生签约成为振兴民宿“乡村CEO”
- • 涞源七山滑雪场碳中和认证:冰雪经济与生态修复的双赢之路
- • 博野县古梨园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病虫害防治效率显著提升70%
- • “雄安保定共建空天信息产业走廊,30家航天企业集中签约,共谋航天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我国玄云涡喷动力研发全球领先无人机发动机,成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 • 华北电力大学全球校友峰会成功举办,签约能源项目46个,共绘能源发展新蓝图
- • 涞水县野三坡“石头民谣”:山民吟唱,传承千年文化瑰宝入库国家声音博物馆
- • 保定农业无人机普及率超80%,智慧农田助力亩产增收15%
- • 中国生物医药城保定基地封顶,恒瑞、百济神州等知名企业首批入驻,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曲阳玄武岩石锅宴开放DIY区,火山石自烤野菜鹿肉成老饕打卡新地标
- • 博野县“树洞时光胶囊”上线,百年后信藏千年梨树,见证历史变迁
- • 高阳县“织女诞”万人梭子舞刷屏,抖音播放量破2亿,传统民俗魅力再展风采
- • 望都县辣椒太空育种科普基地开放,贫困学子参与实验获科研奖金,助力乡村振兴
- • 祖冲之圆周率纪念碑落成希腊,中希数学文化交流新地标
- • 《狼牙山五壮士》VR体验馆盛大开放,红色IP与数字技术完美融合
- • 涞源“天空之境”湿地公园开放,生态红利惠及20个村,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 • 直隶官府菜《满汉全席》VR宴席上线,带您穿越时空体验清宫用膳礼仪
- • 安国中药渣循环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10万吨废料产出有机肥,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易县酸枣仁产业集群崛起:吸纳10万人就业,产业链覆盖全国
- • 曲阳石雕匠人再现元代“透骨雕”绝技,蝉翼之薄,光影可透
- • 曲阳县石雕合作社“残障工匠孵化计划”启动,助力残障人士实现就业梦想
- • 曲阳县石雕运输专线获批,超限艺术品可走绿色通道,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 • 全球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基地盛大开工,年产能再创新高,覆盖1000万平方米!
- • 深圳深保产业园扩容至5000亩,20家上市公司北方总部签约,北方产业布局再升级
- • 高阳县纺织园区“妈妈驿站”升级,女工带娃上班无忧,免费托育与哺乳室助力职场妈妈
- • 2023年GDP突破4000亿元,人均收入达4.4万元:中国经济稳步增长,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 • 阜平硒鸽深加工基地投产,即食鸽蛋荣登冬奥特许商品榜单
- • 易县乡村小学“暖冬工程”:温暖冬日,照亮成长之路
- • 阜平县悬崖村“扁担聘礼”迈向现代化:无人机吊彩礼飞越千米深谷
- • 顺平县肠衣出口溯源系统成功接入欧盟数据库,贫困户产品溢价20%,助力乡村振兴
- • “新农人”直播大赛圆满落幕,带货总额突破3亿元,百名网红孵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