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在保定试点“农业共富体”模式,集体经济增收超30%成效显著

保定新闻网 阅读:5 2025-07-04 19:47:23 评论:0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在保定市,农业农村部试点推广“农业共富体”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集体经济增收超过30%,为全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农业共富体”模式,即以农民为主体,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在保定市的试点过程中,该模式得到了当地 *** 和农民的积极响应,取得了以下显著成效:

一、土地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在“农业共富体”模式下,农民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化的土地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更加专注于农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在“农业共富体”模式下,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此外,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

三、农民增收明显。在“农业共富体”模式下,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参与分红、务工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据统计,试点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标。

四、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在“农业共富体”模式下,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整合资源、发展产业,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五、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在“农业共富体”模式下,农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同时,通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了农村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定市“农业共富体”模式的成功试点,为全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政策支持。 *** 应加大对“农业共富体”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参与,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3. 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和经营管理能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 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业共富体”模式提供资金支持。

总之,保定市“农业共富体”模式的成功试点,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探索创新,推动“农业共富体”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保定新闻网提供聚焦、健康、城建等8大民生板块及本地文化资讯,打造有温度的城市信息枢纽”,用关键词串联内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