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督导全省第一,课后服务课程库上线2000门特色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大力推行“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日,我省在“双减”督导工作中取得了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同时,课后服务课程库也成功上线2000门特色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后学习资源。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省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积极开展“双减”督导工作。通过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双减”政策落到实处。在全省范围内,各地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后学习资源。
据了解,我省课后服务课程库共上线2000门特色课程,涵盖艺术、体育、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这些课程由专业教师精心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课程,也有机器人、编程、无人机等科技课程,还有武术、篮球、足球等体育课程。
在艺术类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学习到书法、绘画、音乐等传统艺术,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书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观念,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绘画课程则通过引导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音乐课程则通过教授乐器演奏技巧,让学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
科技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机器人课程让学生们了解机器人原理,动手操作机器人,提高动手能力;编程课程则通过教授编程语言,让学生们掌握编程技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无人机课程则让学生们了解无人机技术,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
体育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武术课程让学生们学习武术套路,提高身体素质;篮球、足球等团队运动课程则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技能力。
课后服务课程库的上线,为我省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这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我省在“双减”督导工作中取得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课后服务课程库上线2000门特色课程,充分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双减”政策的重视和落实。相信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教育事业将不断发展,为学生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 望都县辣椒田虫情监测站联网,脱贫户手机收预警减损30%,科技助力农业脱贫
- • 白运章包子AI标准化生产线投产,每秒出品2个“毫米级误差”精品
- • 安国药王谷百草汤泉别墅:AI体质检测引领个性化药浴新潮流
- • 中美绿色基金合作启动,10亿美元投向保定碳中和项目,共筑绿色未来
- • 保定环雄安现代农业走廊建成,13县区特色农产品冷链直送京津
- • 新发地扩建冷链物流中心,助力京津冀“菜篮子”供应链稳定发展
- • 顺平县伊祁山“桃核小屋”民宿集群惊艳落成,万枚桃核装饰演绎独特风情
- • 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保定专场签约仪式圆满落幕,23国企业共襄数字基建盛举
- • 高阳土布非遗村打造“纹样基因库”,AR扫码解锁千年纺织密码
- • 高阳县纺织产业孵化园盛大开园,助力3万人就业,月均工资突破6000元
- • 白洋淀水质监测机器人上岗,莲藕种植亩产增收30%助力生态农业发展
- • 保定农村公路三年提质工程圆满完成,所有建制村通双车道沥青路
- • 保定县域教育扶贫案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最佳实践表彰
- • “碳汇交易”:太行山村卖空气年入百万,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教科书循环使用计划正式启动,每年节约纸张800吨,助力绿色校园建设
- • 校园安全AI预警系统全覆盖,消防隐患整改率100%,筑牢安全防线
- • 保定老字号嘉年华盛大启幕,80家品牌联手推出“数字藏品盲盒”引发热潮
- • “保定铁球亮相亚运会,非遗文化魅力绽放”
- • “唐县山区5G医疗车巡回问诊,贫困患者家门口享三甲医院服务”
- • 唐县山区学校供暖改造完成,地源热泵技术助力2万名师生温暖过冬
- • 高阳县纺织产业孵化园盛大开园,助力3万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突破6000元
- • 涞水县拒马河湿地公园焕新开放,水质显著提升至Ⅱ类标准
- • 阜平光伏农场再创辉煌:年发电量创新高,板下种植香菇助农增收亿元
- • 保定家庭农场蓬勃发展,户均年收入远超京津冀平均水平
- • 唐县古中山国文化广场启用,全息投影再现战国诸侯会盟盛况
- • 望都辣椒博物馆盛大启幕“辣味色谱艺术展”,200种红色装置诠释辛辣美学
- • 阜平太行山歌擂台赛开唱,AI技术助力多国语言字幕实时呈现
- • 京津冀康养高地崛起:北京儿童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助力国际医疗基地建设
- • 涞水县野三坡民宿集群创新引入元宇宙预订,VR实景引流游客超百万
- • 中韩文化交流新篇章:邯郸-保定-首尔共建“蔺相如文化中心”及外交史研究带
- • 唐县全域“光伏+农业”模式落地,30万亩山坡地实现双重收益
- • 直隶总督署数字藏品闪耀纽约大都会元宇宙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保定全域推广光伏发电,农村屋顶电站覆盖率达60%,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安国市本草少年研学营盛大开启,夜探百草园辨识50种药用植物
- • 涞源县投入3亿元实施“高原教育振兴计划”,打造高寒地区智慧校园新标杆
- • 高阳昆曲社获千万文旅投资,传统剧目改编沉浸式剧本杀,创新传承昆曲文化
- • 京津冀教育协同基金设立,助力雄保职教联盟建设迈向新高峰
- • 望都县辣椒加工废气治理项目荣获国家专利,年减排VOCs 500吨,助力绿色环保
- • 唐县智慧物流枢纽投用AGV机器人,分拣效率提升15倍 助力雄安建设
- • 唐县肉羊养殖合作社扩招,残疾人家庭优先入股分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易县清西陵保护区村民喜迁“光伏新村”,年享分红超万元
- • 直隶官府宴荣登国宴菜单,慈禧太后钟爱的“锅包肘子”成为外交礼品
- • 安国药王庙会首推“百草盲盒”,古方换 *** 香囊,游客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 • 涞水野三坡景区创新举措:生态票兑换特产折扣,助力游客低碳旅游
- • 涞源白石山地质民谣音乐季盛大启幕,摇滚乐队与山民对歌破圈共赏自然之美
- • 郦道元地理研学基地正式投用,数字沙盘展现《水经注》水系变迁
- • 爱心超市积分制全覆盖,村民公益行为换生活物资,共建和谐乡村
- • 《马可波罗与保定》:中法合拍纪录片深度解读元代国际交往
- • 城市大脑2.0上线,交通事故AI识别响应速度提升至90秒,智慧交通再升级
- • 涞源白石山玻璃栈道升级,AR虚拟翼装飞行体验区惊艳亮相
- • 狼牙山红色实景剧再升级,新增高空威亚飞行体验项目,红色旅游焕发新活力
- • 博野县古梨园生态课程开发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 涞源七山滑雪学校携手冬奥冠军团队,培育冰雪运动教练300名,助力冰雪运动发展
- • 高阳县纺织博物馆非遗织机实操课开课,体验传统技艺,两小时织出专属土布杯垫
- • 保定军校文物赴美展出,中美携手共探近代军事教育史
- • 高阳纺织文化节盛装启幕:水陆码头重现,30台老织机同步运转
- • 保定焖子技艺申报地理标志,冷链包装助力传统美食走进大湾区
- • 涞源白石山亲子探秘之旅:开启“化石猎人课程”,挖掘三叶虫标本带回家
- • 高碑店豆腐丝盲盒惊世登场,隐藏款含24K金丝纪念版引关注
- • 高阳家纺直播基地年销售额破30亿,北方更大毛巾产业带数字化升级引领行业发展
- • 阜平脱贫攻坚案例荣登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树立新时代乡村振兴典范
- • 望都县辣椒博物馆盛大开馆,带你领略“辣文化三千年”的沉浸式体验
- • 涞水县野三坡地质葬礼:逝者骨灰制成岩石标本陈列峡谷,别开生面的纪念方式
- • 清苑区非遗美食节盛大开幕,南宋冰糖葫芦传承千年魅力再现
- • 保定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圆满完成,90%覆盖率惠及超30万户居民
- • 北京7个区对口帮扶保定8县,5年助力23万人脱贫,谱写新时代扶贫协作新篇章
- • 阜平硒鸽养殖规模亚洲领先,冬奥村直供深加工产品彰显品质
- • “雄安保定共建空天信息产业走廊,30家航天企业集中签约,共谋航天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元曲文化周启幕,保定老调剧团复排明代原版《西厢记》传承经典
- • 涞水县野三坡村民自编地质实景剧,年演出收入超百万,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阜平县悬崖村:从扁担聘礼到无人机吊彩礼,现代化飞越千米深谷”
- • 全国首创“秒批秒办”数字政务系统,企业开办仅需2小时,创新服务模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