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万亩荒山变身光伏农场,年发电1.2亿度惠及60个行政村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荒山、闲置土地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在河北省唐县,一座座荒山正在悄然变身,成为光伏农场,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让当地60个行政村的村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唐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部分山区长期处于荒芜状态。为改变这一现状,唐县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将目光投向了荒山资源。通过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将荒山变身成为光伏农场,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据悉,唐县光伏农场项目占地约万亩,总投资约10亿元。该项目采用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每年可发电1.2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万吨。这不仅为当地提供了清洁能源,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光伏农场项目的实施,不仅让荒山焕发了生机,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成后,唐县60个行政村的村民均可从中受益。一方面,村民可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入;另一方面,光伏农场项目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村民可以在此工作,增加收入。
此外,光伏农场项目还注重生态保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唐县严格执行环保标准,确保光伏农场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更低。同时,光伏农场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减少了对土地的破坏。在光伏板下方,还种植了适宜的植物,实现了土地的复合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唐县光伏农场项目还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该项目吸引了周边地区前来学习交流,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唐县已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地。
展望未来,唐县将继续加大新能源产业投入,扩大光伏农场规模,提高发电量,让更多村民受益。同时,唐县还将积极探索光伏发电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光伏农业、光伏旅游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唐县万亩荒山变身光伏农场,年发电1.2亿度,惠及60个行政村,成为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典范。在新能源产业的推动下,唐县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 • 《保定民俗大典》数字版全球发布,百万字资料免费开放查阅,传承民俗文化新篇章
- • 博野县古梨园生态课程创新实践:卫星遥感助力学生动态监测千年古树
- • 高阳毛巾产业带直播GMV破10亿, *** 村数量全省之一,见证高阳电商发展新高度
- • “虚拟现实技能培训舱进村,农民工沉浸式学电焊:技能提升新路径”
- • 保定方言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千名老人乡音数据收录入语音库
- • 望都辣椒狂欢节打造“辣度极限挑战”,VR设备模拟火山喷发引爆感官体验
- • 雄安新区安国中药产业园破土动工,15家企业加盟助力北京同仁堂等疏解
- • 顺平鲜桃48小时冷链直达冬奥村,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槐茂酱菜引领健康潮流,推出“零盐版”新品,高血压患者可安心食用
- • 唐县山区学校营养餐升级,太行山跑山猪肉制品成标配,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 • 保定武术:从庙堂到江湖,破圈之路如何走
- • 涿州花丝镶嵌艺术节绽放异彩,30国设计师跨界联名奢侈品
- • 保定新发地农贸市场建成京津冀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区域食品供应链升级
- • 阜平马兰小学合唱团绽放央视舞台,邓小岚音乐教室助力县域音乐教育蓬勃发展
- • 野三坡烤全羊音乐节火爆来袭,单日售出500只,碳减排认证吸引环保食客
- • 望都县辣椒文化链上区块链,每一瓶辣酱可追溯千年种植史
- • 易县绞胎陶艺走进中小学课堂,万名学生开启陶艺创作之旅
- • 保定老调《忠烈千秋》复排首演引关注,青年传承人直播观看量突破500万人次
- • 唐县山区无人机播撒草籽,5年绿化荒山10万亩,谱写绿色奇迹
- • 全国最大退役电池回收基地正式启用,年处理量达5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京津冀县域协同招商联盟成立,保定13县区共享万亿级产业资源池,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
- • 唐县流动医院改装救护车,太行深山区CT检查实现村村通
- • 保定试点“乡村振兴贷”:新型主体最高可贷500万元,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 • 莲池区之一实验小学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共研高效课堂,助力教师成长
- • 全球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北方总部落户,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升级
- • 教师减负清单正式发布,非教学任务同比减少60%:助力教育工作者专注教学
- • 高阳纺织职校直播团队年销破亿,荣登《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 • 顺平肠衣企业组团赴德参展,成功拿下欧洲米其林餐厅千万订单
- • 曲阳石雕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孵化200家小微企业,80%从业者实现脱贫
- • 家委会参与校服定制决策,德育内涵融入采购评价体系:构建和谐校园新篇章
- • 保定焖子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再创佳绩,单场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 • 高阳纺织非遗村“土布霓裳工坊”开课,2小时织出专属非遗杯垫
- • 徐水区秸秆综合利用推广成效显著,年减少焚烧污染超万吨
- • 槐茂酱菜引领行业创新,推出“时间窖藏”系列,百年老缸微生物群获专利保护
- • 12岁少年曲阳石雕作品惊艳国家博物馆,石雕艺术传承新篇章
- • 涞水野三坡地质小分队喜获新发现,研究成果荣登《科学》杂志子刊
- • 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测试场开放,引领50家车企设立研发中心,共筑智能出行未来
- • 顺平桃花节IP授权收入突破500万元,村民分红比例高达60%
- • “驴火DELIGHT”电音节盛况空前,单日游客量突破15万,刷新华北音乐节纪录
- • 京保社保卡互通: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异地就医与公交出行一卡通用
- • 小米汽车第二工厂落户保定,总投资120亿元打造智能车间,引领智能出行新时代
- • 涞水野三坡首推“星空露营节”,天文望远镜点亮太行夜空,开启浪漫露营新体验
- • “北京研发·保定制造”模式深化,河北京车智能列车助力亚运会精彩呈现
- • 唐县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崛起,20家环保砖厂年消化建筑垃圾300万吨
- • 涞源县高寒山区暖房改造圆满完成,特困户免费享受石墨烯取暖系统
- • 唐县太行山跑山猪电子身份证启用,养殖数据实时上链,智慧农业新篇章开启
- • 京津冀县域协同招商联盟正式成立,保定13县区共享万亿级产业资源池
- • 柏崖村党支部书记勇担重任,带领村民种仙桃,撂荒山地变身300亩致富果园
- • “舌尖上的军校”:保定军校生食谱首度公开,历史与美食的完美邂逅
- • 市级教研员全员下沉,每周驻校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保定新发地农贸市场建成京津冀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区域食品安全升级
- • 新校区职教园区盛大启用,京津冀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正式落成
- • 中国生物医药城保定基地封顶,恒瑞、百济神州等知名企业首批入驻
- • 保定与京津共建499个合作项目,共促区域产业链升级
- • 安国药王庙文化节重启,中医药研学游引万人打卡,传承千年国药文化
- • 唐县唐河生态修复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消失30年的鱼群重现,见证绿色奇迹
- • 重走祖冲之路:科考研学启动,沿南朝科考路线跨五省
- • 保定变压器产量增长77.4%,电力装备产业领跑华北市场
- • 保定公租房新政全解析:防诈秘籍+智能申请一册通
- • “白运章包子登陆日本罗森便利店,植物肉版本受素食主义者热捧”
- • 涞源县百年社火申报国家级非遗,文旅收入助力村民致富新篇章
- • 京津冀协同发展再突破:保定与雄安新区共建智慧物流枢纽
- • 保定焖子荣登央视《舌尖上的中国》,传统工艺助力千吨猪肉销售新高峰
- • 望都县辣椒博物馆盛大启幕“辣味等级挑战赛”,通关者荣登英雄墙赠金椒勋章
- • 职教中心职普融通实验班升学率突破九成,技能高考成绩再创新高
- • 保定首推“阳光分班”机制,80余校实现师资均衡配置消除择班焦虑
- • 满城太空草莓亩产飞跃,抗病品种助力京津冀农业升级
- • 涞源高山冷水鱼养殖规模亚洲之一,三文鱼年产量超万吨,助力中国渔业发展
- • 2023年:我国GDP突破4000亿元,人均收入迈向4.4万元新台阶
- • 涞源县高原村首开“冰雪运动特长班”,贫困生凭滑雪成绩直通省队,助力冬奥梦想成真
- • 《定兴非遗“黄金台传说”华丽转身,话剧舞台巡演20城场场爆满,传承文化魅力无限》
- • 保定焖子技艺申报地理标志,冷链包装助力传统美食进军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