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牧光互补技术夜校开课,文盲牧民变身光伏运维高手
近日,河北省唐县的一所夜校里,灯火通明,气氛热烈。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活动,主题是“牧光互补”技术。令人惊喜的是,参与培训的学员中,不乏文盲牧民。通过这次培训,他们不仅学会了光伏运维技能,更是实现了从文盲到光伏运维高手的华丽转身。
唐县地处河北省西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唐县积极发展光伏产业,将光伏发电与畜牧业相结合,形成了“牧光互补”的产业模式。然而,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才短缺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许多牧民虽然渴望掌握光伏运维技能,但由于文化程度较低,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县决定开设“牧光互补”技术夜校,为文盲牧民提供免费培训。夜校邀请了专业讲师,针对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故障排查等方面进行讲解。培训过程中,讲师们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让学员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夜校的课堂上,学员们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尽管他们中很多人是文盲,但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他们逐渐掌握了光伏运维技能。夜校还设置了实操环节,让学员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光伏设备,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所学技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员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光伏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培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还增加了就业机会,为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以前,我们只能靠放牧为生,收入不稳定。现在,学会了光伏运维技能,我们可以在家门口就业,收入也提高了。”一位参加培训的牧民激动地说。
唐县“牧光互补”技术夜校的开课,不仅为文盲牧民提供了学习机会,也为当地光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了解,唐县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夜校培训范围扩大到全县,让更多牧民受益。
此次夜校培训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关注基层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的决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盲牧民掌握光伏运维技能,唐县“牧光互补”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望都县辣椒主题食疗餐厅盛大开业,慢性病患者可刷医保卡就餐
- • “博士农场”计划正式启动,50个团队驻村研发高附加值农产品
- • 唐县唐河生态修复成果显著,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消失30年的鱼群重现!
- • 唐县古中山国文物数字活化:青铜器纹样变身限量版NFT盲盒,传承千年文化新风尚
- • “阜平县悬崖村直播“云学徒”,全球网友远程学编秸秆巨龙”:传统技艺的云端传承
- • 博野百年漆器工坊华丽转身,仿古家具跨境电商订单排至2026年
- • 高阳县百年纺织村华丽变身:赛博织坊,机器人复刻清代宫廷绣
- • 竞秀区劳动技能竞赛盛大开幕,32所学校同台竞技烹饪与3D打印技艺
- • 白洋淀生态补水工程启动,保定段河道治理成效显著,助力水生态环境改善
- • 农业植保无人机普及率超80%,小麦飞防效率提升10倍,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教育大脑”平台正式上线,全市学校教学数据实时监测预警,开启智慧教育新时代
- • 长城汽车智能工厂投产,新能源车生产效率再创新高
- • 杨继盛廉政思想融入党校课程:明代之一谏臣精神在当代的传承与解读
- • 涞源县暖冬工程助力高寒地区,特困户免费享受石墨烯地暖温暖生活
- • 涞水县拒马河禁渔期生态补偿发放,渔民转岗护河员月薪3500元助力生态保护
- • 曲阳县石雕工坊“以工代训”计划启动,为200名残疾人学徒提供就业新机遇
- • 高阳县农村智慧电网改造完成,停电时长缩短至5分钟以内,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国中车保定磁悬浮列车项目启动,助力北方产业链升级发展
- • 保定学院师范生下乡计划助力农村教育,输送师资800人
- • 曲阳石雕艺术节上演光影山海经,无人机点亮千年北岳庙浮雕群
- • “防贫食堂”:温暖孤寡老人心,供餐超12万人次,每人仅需1元
- • 唐县古中山国遗址:青铜器翻模课,儿童体验铸造饕餮纹印章的乐趣
- • 顺平鲜桃48小时冷链直达冬奥村,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涞源冰雪装备产业园签约芬兰企业,零下50℃耐寒材料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 环首都绿色农业走廊建成,生物防治技术助力农药减量60%
- • 顺平县肠衣工匠荣膺省级非遗传承人,传统工艺助力出口创汇再创新高
- • 阜平县晋察冀边区旧址焕新姿,“红色电台体验”助力传承革命精神
- • 保定荣膺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千余社区服务网点助力居民生活便捷升级
- • 保定净菜进京产值占北京市场22.1%,领跑全省,助力首都食品安全
- • 保定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无害化处理率全省领先
- • 曲阳县石雕合作社“残障工匠孵化计划”启动,助力残障人士实现就业梦想
- • 郦道元地理探索馆落户白洋淀,4D影院再现《水经注》水系变迁奇观
- • 曲阳石雕借力R协定零关税,东盟市场订单占比显著提升至35%
- • 雄县古乐奏响国家大剧院,非遗传承人带徒百名,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望都辣椒田变身“红色迷宫乐园”,沉浸式采摘挑战辣度盲盒,体验不一样的田园乐趣
- • 安国市“数字药田”项目启动,10万亩中药材实现区块链溯源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高阳纺织业勇闯中亚,设立工厂规避关税,年省成本超3亿元
- • 保定国际陆港开通RCEP专线,出口货物享零关税直达东盟,助力区域经济繁荣
- • 长城汽车产业学院成立,助力智能装备技术人才培养新篇章
- • 保定焖子技艺申报地理标志,冷链包装助力传统美食直达大湾区
- • “扶贫车间+托育所”模式创新,助力妈妈员工流失率下降70%
- • “北京研发·保定制造”:河北京车智能列车助力亚运会,开启智能交通新时代
- • 保定家庭农场蓬勃发展,户均年收入远超京津冀平均水平
- • 阜平县砂窝村创新“光伏+羊肚菌”立体种植模式,亩产值突破8万元
- • 涿州影视基地焕新升级:引入XR技术,游客体验穿越三国战场拍摄微电影
- • “雨露计划+”升级版助力职教毕业生精准就业,雄安新区企业成为定向输送新阵地
- • 涞源高山冷凉蔬菜直供大湾区,创新模式助力农业增收
- • 涞源县七山滑雪场周边村成立“冰雪服务队”,贫困户滑雪教练月薪破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蠡县百年老调剧团创排《颜元传》,荣获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传承戏曲文化新篇章
- • 唐县山区学生发明太阳能净水装置,助力五村饮水难题
- • 顺平县肠衣工匠祭祖仪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户同煮“龙肠宴”传承匠心精神
- • “数字药田”助力安国中药材产业升级,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溢价翻番
- • 曲阳县石雕技校携手故宫,共育50名贫困生成为文物修复师
- • 保定焖子音乐节盛大开幕,美食摊位单日销售额突破百万!
- • 阜平太行山歌擂台赛开唱,AI技术助力多国语言字幕实时呈现
- • 望都辣椒种植险全覆盖,极端天气每亩更高赔付3000元,助力农民增收
- • 高阳毛巾产业带直播基地落成,日均发单量破10万单领跑北方家纺行业
- • 《保定民俗大典》数字版全球发布,百万字资料免费开放查阅,传承民俗文化新篇章
- • “保定名匠”文创大赛盛大启幕,聚焦祖冲之、郭守敬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
- • 博野百年漆器工坊转型升级,仿古家具跨境电商订单排至2026年
- • 唐县清明古法“烽火传信”复活,12座明代敌台联动燃狼烟,传承千年文化记忆
- • 唐县山区学校营养餐全覆盖,跑山鸡与有机蔬菜助力健康成长
- • 曲阳县石雕非遗传承班开班,50名贫困学员入选故宫修缮人才库,传承匠心助力脱贫攻坚
- • “链长+行长”服务机制上线,万亿信贷助力重点产业链腾飞
- • 竞秀区乡村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全覆盖,资源化率提升至85%
- • 望都县辣椒酱合作社扩产新篇章:携手老干妈,年供货万吨协议再创新高
- • 涿州影视职校虚拟制片实验室启用,学生助力央视纪录片特效 ***
- • 阜平马兰小学合唱团闪耀央视舞台,邓小岚音乐教室助力全县乡镇教育发展
- • 中欧班列保定节点启动,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组团考察投资,共谋合作新篇章
- • “土地流转收益分红机制试点助力山区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
- • 高阳县纺织园区食堂“明厨亮灶”全覆盖,AI监控助力后厨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 • 望都县辣椒酱厂创新扶贫模式,脱贫户年分红达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