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牧光互补”技术夜校开课,文盲牧民变身光伏运维专家

保定新闻网 阅读:7 2025-09-08 16:47:33 评论:0
唐县“牧光互补”技术夜校开课,文盲牧民变身光伏运维专家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然而,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许多牧民对于光伏发电技术知之甚少。近日,河北省唐县开展了一项名为“牧光互补”的技术夜校活动,旨在帮助文盲牧民掌握光伏运维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唐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光伏发电在唐县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由于当地牧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很多人对光伏发电技术一知半解,甚至有文盲牧民对光伏发电设备望而却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县决定开展“牧光互补”技术夜校,让文盲牧民也能学会光伏运维技能。

“牧光互补”技术夜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邀请专业讲师为学员们讲解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设备安装、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为了让文盲牧民更好地理解,讲师们还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学员们能够轻松掌握光伏发电技术。

夜校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在理论教学环节,讲师们通过讲解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使学员们对光伏发电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实践操作环节,学员们则亲自动手,学习如何安装、调试和维护光伏发电设备。

为了确保学员们能够真正掌握光伏运维技能,夜校还设置了考核环节。学员们需要通过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才能获得结业证书。据了解,本次夜校共有100多名文盲牧民报名参加,其中大部分学员在结业后都能独立完成光伏发电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工作。

“以前对光伏发电一窍不通,现在通过夜校学习,我已经能熟练地操作光伏发电设备了。”一位参加夜校的文盲牧民激动地说,“现在我们村里的光伏发电项目越来越多了,我也能为村里的光伏发电事业出一份力。”

“牧光互补”技术夜校的开课,不仅让文盲牧民掌握了光伏运维技能,也为他们拓宽了就业渠道。随着光伏发电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文盲牧民通过学习光伏技术,实现了脱贫致富。

唐县“牧光互补”技术夜校的成功开展,为我国农村地区光伏发电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后,唐县将继续加大投入,扩大技术夜校的规模,让更多文盲牧民受益,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总之,唐县“牧光互补”技术夜校的开课,标志着我国农村地区光伏发电事业迈出了新的一步。在政策的支持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光伏发电将在农村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保定要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保定新闻网提供聚焦、健康、城建等8大民生板块及本地文化资讯,打造有温度的城市信息枢纽”,用关键词串联内容价值。